近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公示。
同时,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了解到该项目进展包括:本项目2021年9月29日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12月21日中国石油咨询中心完成了可研评估报告意见稿,并于2022年1月5日上报中国石油总部。本项目目前已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储备项目,2021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了项目储备转规划评估会,目前正在走储备转规划流程。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港技术开发区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内,总投资:3045914万元人民币,本项目新建设施涉及占地约3045028m2,其中新增占地约3020000m2,其余均在广西石化现有占地范围内进行,项目总工期约为32个月,炼油装置设计年操作时间为8400h,化工装置设计年操作时间为8000h,聚苯乙烯装置设计年操作时间为7200h,本项目新增定员1368人,四班两运转制。本项目是在广西石化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炼油基础上新建 120万吨/年的乙烯及下游装置,从而实现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炼油区块依托现有30套主体生产装置,新建200万吨/年的柴油吸附脱芳装置和40万吨/年碳二回收装置(包含10万吨/年催化干气碳二回收单元和40万吨/年碳二回收单元,建在化工区),停用2套主体生产装置。项目完成后,炼油区块总体加工流程保持不变,炼油部分产品方案与现状保持一致,但汽柴油年产量减少,并为下游乙烯装置提供大量优质原料。
化工区块新建14套化工主体装置,包括120万吨/年乙烯装置、55万吨/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苯乙烯抽提联合装置、18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0/6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35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FDPE)、3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HDPE)、30万吨/年管式乙烯-醋酸乙烯酯装置(EVA)、10万吨/年釜式乙烯-醋酸乙烯酯装置(H-EVA)、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PP)、5万吨/年己烯-1装置、27/60万吨/年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PO/SM)、30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PS)和12/8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集成装置(SSBR/SBS),主要加工来自炼油区块不同类的裂解原料,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丙烯(PP)、丁二烯、甲基叔丁基醚(MTBE)、丁烯-1、己烯-1、溶聚丁苯橡胶(S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聚苯乙烯(PS)等主要化工产品。同时全厂环保措施、储运系统、公用工程将根据工艺流程分别进行新建、改扩建或利旧。码头库区预留地内新建4座5000m3的苯乙烯储罐;另外,将码头现有13#泊位苯装船设施改为苯卸船设施,将11#泊位的2个汽油装卸臂和1个柴油装卸臂分别改为苯、甲苯、二甲苯装卸臂,并在9#泊位新增苯乙烯装船设施。同时码头库区和码头的环保措施、储运系统、公用工程将根据工艺流程分别进行新建、改扩建或利旧。项目实施后,炼油区产品种类不发生变化,但全厂汽、柴油产量减少,减低柴汽比,为下游化工区乙烯装置提供原料;化工区产品种类主要包括HDPE、LLDPE、EVA、PP、丁二烯、MTBE、丁烯-1、己烯-1、SSBR、SBS、环氧丙烷、苯乙烯、聚苯乙烯等。项目实施后,全厂产品种类和产量以及变化情况见下表 。来自炼油部分不同类的裂解原料进入乙烯装置液体或气体裂解加热炉裂解,各裂解加热炉的裂解产物进入分离部分进行分离,得到乙烯、丙烯产品,同时副产裂解碳四、裂解汽油和乙烯燃料油等,其中乙烯燃料油作为产品出厂,其余各产品均送往下游装置:(1)裂解碳四送入丁二烯抽提装置分离出丁二烯和抽余碳四,其中丁二烯送SSBR/SBS橡胶装置作为生产橡胶的原料,抽余碳四送入MTBE/丁烯-1装置,生产MTBE、丁烯-1和混合碳四,丁烯-1部分作为HDPE、FDPE和聚丙烯装置的共聚单体,部分作为产品出厂,MTBE和混合碳四作为产品出厂。(2)裂解汽油进入裂解汽油加氢/苯乙烯抽提联合装置,生产的裂解碳五和苯乙烯作为产品出厂,C9及重组分送炼油部分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加氢汽油送芳烃抽提装置分离苯,甲苯、混二甲苯和芳烃抽余油,其中甲苯和混合甲苯作为产品出厂,苯送PO/SM装置,芳烃抽余油送炼油部分连续重整装置。(3)部分丙烯送入聚丙烯装置,部分乙烯分别送入FDPE、HDPE、EVA、聚丙烯装置,与来自MTBE/丁烯-1装置的丁烯-1混合分别生产HDPE、LLDPE、聚丙烯、EVA等产品。(4)苯和部分乙烯、丙烯进入PO/SM装置生产PO、丙二醇和苯乙烯,其中 PO和丙二醇作为产品出厂,部分苯乙烯送聚苯乙烯装置生产聚苯乙烯,其余苯乙烯作为产品出厂。本项目乙烯裂解装置采用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的乙烯裂解技术,寰球乙烯技术具有双烯综合收率高、流程简洁、余热回收好、消耗指标低、设备国产化率高等特点,相对于S&W、Lummus、Linde和KBR四家,可以节省投资费用,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该技术路线具有以下特点:- 裂解辐射炉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强化传热元件,可降低炉管壁金属温度(TMT)10-15℃,延长清焦周期30%左右,增加乙烯综合收率5%。
- 首创了耦合传热技术,精准控制沿炉管的热通量,得到过渡段最佳临界温度主要产品收率高,能耗低,技术指标优于国外技术。
- 系统掌握了整套裂解炉设计技术,可对裂解炉进行整体优化。
乙烯分离技术:
- 超低温甲烷吸收乙烯工艺,减少了乙烯损失率,尾气中乙烯含量低至 150ppm。
- 本项目经济效益表具体见下表所示。拟建项目投产后,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为8.91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96%,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比较理想,符合国家规定及行业标准。
- 目前广西石化成品油产量占全厂产品产量的82%,化工品产量不及成品油产量的十分之一,在成品油市场趋于饱和,化工品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企业亟待丰富完善自身的生产调节手段,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抗风险能力。因此广西石化拟投资3045914万元人民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港技术开发区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内新建120万吨/年乙烯产能,项目建成后,广西石化加工原油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除成品油外,还将生产聚乙烯、溶聚丁苯橡胶、丁烯、聚苯乙烯、己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化工产品。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的炼油基础上新建16套主体生产装置,同时全厂储运系统、公用工程和环保措施将根据工艺流程分别进行新建、改扩建或利旧。项目的建设,可增强广西石化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还可增加华南及周边地区以及东南亚等目标市场高端石化产品的有效供应,对调整石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石化产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促进相关加工产业优化升级、切实增强石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重大意义。(来源: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烯烃及高端下游、流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