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七彩云   
021-64860216   |   帮助中心

首页 > 行业资讯 > 年产能9万吨布!针织染整龙头企业互太纺织大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

年产能9万吨布!针织染整龙头企业互太纺织大厂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

2022-06-20 编辑: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太公司”)是一家以针织染整布料为主营业务的纺织龙头企业。记者近日在走访该企业时了解到,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通过数字化升级转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仅污水处理环节,每年就可以节省上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互太公司年产能9万吨布,年产值超40亿元,纺织作为传统制造的老产业,互太公司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需求迫切。


在互太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头顶上有一排排导轨,一辆辆小车从导轨上通过。原来,这些小车都是印染环节中的助剂投加的自动化设备。经过广州工智院科研团队技术攻关,互太公司粉体助剂投加过程从原来的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差、精度差改善为助剂在线自动计量和自动输配送,大幅提高配送效率和精度、降低劳动强度。


据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于广平介绍,这种不锈钢的粉体罐车可以沿着导轨进行定位,并且根据特定染缸的助剂配方指令进行投加作业。这一自动化技术极大地解放了人力,并且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同时,配方信息和投加信息实现了连通,实现了只要管理好一个输送总站,就可以解决整个车间40台染缸的助剂输送问题。

污水处理同样是印染生产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依照互太公司的产能,每天的污水处理量达到了4万吨。在与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合作下,互太公司建立了数字化的污水处理中控系统。


于广平说,对于污水处理,第一步实现了工艺运行的自动化,全过程的信息化;第二步是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第三步则做到的管理的精细化。


在污水处理中控室,墙面上的一排排显示器,显示着污水处理的每一个环节的实时数据。通过中控控制,可以将各个车间不断收集过来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然后进行分流回用。如今,互太公司污水处理的回用率超过了60%,还因此获得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水效领跑者”称号。


污水处理厂厂长张文峰说,与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合作十年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天翻地覆的改变。他自己有着超过20年的污水处理经验,传统的水处理是以户外操作为主,通过数字化改造后,处理流程可以在中控室操作,人力因此大大降低。10年前有水厂有50人,处理规模还只有现在的一半,现在的操作人员则降至40人。而且还可以及时采取实时数据监控,进行汇总分析。


“得益于数字化转型,互太实现了从2015年7200人创造46亿元年产值,到2021年3700人创造42.5亿元产值的转变。”互太公司董事、首席运营总监赵奇志说道。


于广平说,数字化转型将极大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逻辑。举例来说,传统企业的内部交互方式是依靠开会这种形式,然后将各个环节中决策所需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而在实现数字化后,所有的生产要素信息都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可以细化到每一个执行单元。


据了解,十年来,广州工智院与互太在企业管理软件系统建设、数据采集与先进控制、公共辅助系统数字化管控、企业信息互联网系统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使得互太生产效率提供10%以上、人均年产值达到135.36万元、生产成本降低5%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2%以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63.6%、废水处理综合成本节省1000万元/年以上。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上一篇:(国家七部委出台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下一篇:(美国对新疆棉花禁令正式生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