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 编辑: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济济一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期间,相关代表针对印染行业各抒己见,为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强化科技创新补短板,组织好卡脖子技术的攻关。
“十三五”时期纺织行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化纤和印染两个行业设立了国家级创新中心。今年要推动这两个创新中心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星:加大对印染行业绿色制造引导和支持的建议,推进行业绿色发展
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纺织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印染行业是决定纺织产品及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生态标准的关键环节,对纺织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建立绿色制造体系至关重要。
建议:加快推进印染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印染企业向园区集聚,保证印染产业一定的区域布局;加大对印染行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支持,设立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改专项,加快打造绿色供应体系。
王红星关于加大支持纺织产业进行绿色生产智能化改造也提出一些建议。纺织行业因自身特点和行业属性决定很难完全的实现智能化,绿色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的普及程度仍然不高,建议继续加大纺织工业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设立纺织行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专项和绿色发展技改专项的扶持政策。在对全产业链改造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对生产关键环节的绿色、智能改造提供支持。鼓励更多无法一次性改造到位的企业以关键环节改造为契机,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队范:聚力科技创新,实现山东纺织业跨越发展
陈队范介绍,山东是纺织服装业大省,康平纳集团在印染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这些创新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纺织染色的质量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由康平纳牵头创建的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于2020年6月获国家工信部批复,成为中国纺织印染领域唯一一个、山东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填补了山东省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空白,助力山东成为中国印染研发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于全国的印染基地。
陈队范表示“康平纳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在高起点上突破印染短板,以新技术催生新模式、以新模式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助力山东乃至全国纺织工业跨越发展。”
新疆巴楚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三社区党总支书记、巴楚县巴楚镇人大主席阿迪姑·哈生:发展纺织行业全产业链,是突破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瓶颈的“金钥匙”。
“如果能打通产业链断点,喀什地区自产棉花就可以全部就地纺纱、织造,服装全系列、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能得到全面发展,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和时间。”阿迪姑·哈生代表建议,可以考虑将喀什地区发展染整项目列入相关规划中。当然,在发展中,还要着力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引入节能环保智能染纱等染整企业,配套建设好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对于符合各类指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阿迪姑·哈生表示,染整企业应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染整技术装备,使用染整清洁生产技术,比如酶处理、低尿素印花等,通过功能性整理技术、新型染色加工技术,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系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发请标明出处。如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