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嘉乐股份总工杨建国
2017-02-20 编辑:隽芳
上海西南部的远郊是美丽的金山区,相传夏商时期,周王姬钊登黄花山放眼四望,见山上菊花满坡,山下卧龙江水缓缓南下,海天一色,不禁叹曰“大江似青龙戏水归大海,山顶上黄花满坡似金山”,金山的名字由此得之。4000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这片土地非凡的气度和神韵。今天的金山嘉乐人,正用勤奋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上海嘉乐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经过24年的发展,嘉乐股份从一个只有80多人的针织成衣厂,成长为上海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企业。目前总资产达8.9亿元,员工超过1万人,年产成衣3600万件、各类针织面料3600万米。嘉乐股份董事会秘书、总工程师杨建国已经在嘉乐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了十几个年头,他参与并见证着嘉乐的发展壮大。杨工介绍,嘉乐从成衣加工起步,不断向前延伸产业链,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目前,上海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人民币,集面料研发、织造、染整、印(绣)花到成衣的全套生产能力于一体,生产设备从日本、意大利、德国、香港引进。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中高档针织休闲时装和运动系列产品,定牌加工产品65%销往日本,35%销往欧美各国。公司曾被美国杜邦公司评为“全球最佳合作伙伴”。延伸的产业链条中,织造厂的加工量为总面料的1/3,染色年产量8000吨,印花2400吨/年,加上外购面料的数量,年产面料总量16000吨。杨工介绍说,嘉乐是上海唯一一家既做分散印花兼有活性印花的企业,与其他涂料印花企业相比,技术含量差异大。虽然延伸产业链条,但是随着公司的壮大发展,当前的织造、印染等配套设施仍然不能满足订单需求,嘉乐的选择是,把功夫用在刀刃上,只承接难度大的订单,其他相对简单的部分全部外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成本。当然,成衣制造还是嘉乐的重心。为实现降地生产成本,2007年嘉乐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新的成衣工厂,目前安徽缝制工厂工人总数已达4000人左右,月产成衣200万件。2011年嘉乐在印尼万隆成立了第一家成衣工厂,2014年,嘉乐在印尼中爪哇投资4.5亿元,耗时2年打造的集面料加工与成衣生产于一体的综合型生产企业步入正轨,目前职工5000人,明年年中有望达到1万人,印尼分公司从立项到筹建,再到最终投产,杨工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把印尼工作安顿好了,杨工花了4个月精力在上海精胜印染,这个两年迟迟不能改观的印染企业,刚刚被嘉乐收购,帮助精胜扭亏为盈是杨工近期的阶段性任务。精胜以前烧煤,成本在20-30万元/月,按照要求煤改气以后,成本持续上升,上个月竟然达到100万元,剧增的成本,加上技术方面的诸多问题,导致企业连续亏损。现在经过杨工一系列调整升级后,能耗大幅缩减,降至40万元,生产质量出现明显好转,盈利目标指日可待。杨工介绍说,嘉乐高新技术产品占到销售总额的75%,科研创新为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嘉乐每年都保持不低于年收入的3%—5%的科研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2004年,嘉乐专利产品的尼龙66氨纶弹力面料取得技术突破,在该面料基础上开发的吸汗快干产品成为企业支柱产品,年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2005年,在尼龙66氨纶弹力面料基础上研发的抗菌消臭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2006年,嘉乐自主研发的超细纤维摇粒绒取得技术突破,迅速抢占国外市场,实现年产值1.5亿元;提到摇粒绒,杨工十分自豪,他说,我们的摇粒绒质量上乘、手感好、蓬松度佳、饱满度好、保温能力强,主要服务欧美高端产品品牌;相交普通日系品牌使用的摇粒绒具有明显的颜值优势。2012年5月17日,嘉乐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周翔团队联姻的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嘉乐科研创新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杨工介绍说,院士工作站使嘉乐借助顶级专家的智力优势,让未来产品真正实现“智造”。抗菌功能针织面料的产业化是嘉乐院士工作站的点睛之作,将复配的抗菌整理剂应用到面料中,不仅具有同样的抗菌抑菌效果,即使水洗50次后依然保持70%的抗菌抑菌效果,然而面料抗菌成本却从9元/kg猛降到了1.25元/kg,成果转化当年,企业就通过了两大主力客户的测试要求,至今客户累计下单量已经达到5050万美元。面料生产过程原本是个高污染高排放的过程,催化剂甲醛带有一定的毒性。嘉乐院士工作站推出的“针织面料PASCU功能整理技术”使用封闭系统循环补给原料,不仅实现了节能减排,还最大限度降低了面料的水洗褪色牢度,面料颜色半级变色由通常的强度洗涤15次(约穿着1年)增加到强度洗涤100次(约穿着6.5年),大大延长了服装的使用寿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面料还具备了智能降温和智能驱蚊效果。嘉乐定期组织研发团队与东华大学院士专家团队进行沟通交流,便于研发人员了解行业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向,有助于确定公司的技术发展导向。除了大大提升企业的产业升级,院士工作站培养人才的作用也充分显现。嘉乐目前研发团队163人,其中有研究生5人,本科生48人,大专生76人。公司每年有研发课题7项以上,已先后成功开发了2大类200多个品种,形成16种系列产品。采访之日,杨工带领的专家工作站获得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誉称号。在总工程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9年时间,杨工将市场和研发进行紧密结合,让嘉乐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得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杨工目前负责公司能源、环保、面料研发与生产、新厂筹建、客户服务、项目公关等各项工作,我很吃惊他要兼顾管理如此多领域,三十几岁却已然白发,他谦虚地说主要是闲不住。其实,可以深深感受到,他是典型的山东汉子,视企业为家,像拼命三郎一样,把青春献给了嘉乐。当然,正是由于对嘉乐的热爱,对领导的感恩,杨工干劲十足,憧憬未来,嘉乐致力于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杨工坚定不移地跟随嘉乐的战略导向,共同努力铸就新一轮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