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9 编辑:牛振
印染上市公司
指标分析
2016年上半年,五家印染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91亿元,净利润3.71亿元,资产总计达123.63亿元,其中,航民股份排名第一,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亿元,净利润2.78亿元。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五家印染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30.91亿元,营业总成本25.31亿元,平均毛利率18.10%。其中航民股份以14.35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7.17%的毛利率位居榜首;2016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长企业仅有华纺股份和美欣达,增长幅度分别为1.29%和3.35%。整体来看印染行业盈利水平未有明显提升。
目前纺织印染市场需求疲弱难以提振,成本、环保压力增大之下,部分中小型印染企业经营困难,退出以及关停频频出现。这些企业的退出虽贡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面临印染产能过剩的局面,低成本开拓新的市场份额难度加大。
同时上游染料价格上涨,煤炭市场回暖、热电耗费提升,环保压力带来的治污费用增加、人工成本提高等一系列因素令印染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不断增加。而印染企业面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便是集中提高染费,将成本不断往下游转移,但受成本端压力被迫提价却也限制了产品利润的上行空间。这也是目前印染企业利润提升困难的主要结症所在。
面对困境,各家企业有着不同的选择:
航民股份
在顺应目前市场多品种、小批量接单的形势,增加品种、品质的研发,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集群;采用数字化监控与智能化的印染设备,推进“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华纺股份
开始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同时运用B2B 、O2O平台营销模式提升市场份额。
美欣达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简化了前处理工艺缺陷,实现源头节能、减排、降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保压力。
众和股份
面对印染行业疲弱之势,选择着力推进新能源板块业务,同时伺机推动纺织印染板块收缩、退出安排。
三房巷
一方面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技改,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引进低耗能高产能先进设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目前印染企业面对上下游各方压力,改革迫在眉睫,“降本增效,产业转型”成为印染企业的优先选择,优化产业链条、放大产业优势的进程,仍需努力……
来源:卓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