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七彩云   
021-64860216   |   帮助中心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三和集团副总经理于涛:节省人工90%全靠这些设备!

三和集团副总经理于涛:节省人工90%全靠这些设备!

2017-07-04 编辑:

三和纺织:节省人工90%全靠这些设备!

 杨兴华 中国纺织报

 


节省人工90%全靠这些设备!

 

从一家最初只有2.8万元资产,8台旧织机,几名下岗工人,大地锅煮染纱线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厂,发展为产品畅销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际缴税几亿元的现代化大型纺织集团,临清三和纺织可谓实现了神话般的发展。“这其中,离不开公司负责人的胆略与魄力,各方的支持,同时,这也与企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实行产业升级不可分离。”三和集团副总经理、三和纺织工业园纺纱事业部总经理于涛如此说道。

  

  产业升级提升综合实力 

 

于涛介绍,早在2012年,三和集团就拉开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序幕。集团投资3.5亿元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档气流纺设备44台及高档色织布喷气织机104台,形成三和除蜡印布以外的第二个支柱产品。紧接着,又投资6500多万元,对旗下第三织布厂进行技术改造,购进546台喷气织机,配套设备20台套。这些足以说明三和集团超前的发展理念。“当时新上了两条机印生产线、四条仿蜡生产线、烘蜡机设备和湿布丝光设备等,形成了机印、网印、仿蜡产品结构合理的生产布局。”于涛说道:“这次投入巨资的技术改造极大的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正是这次改造让三和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形成了新的竞争力。”

 

2014年,三和纺织集团又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确定了筹建三和纺织工业园区项目,于2015年启动建设。于涛介绍说,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新建厂房40万平方米。“建成后,园区内将汇集纺纱、织布、印花三大系列产品。”于涛表示,园区是按照“高端设备,高端技术,高端人才,高端产品”要求和“高标准起步,高速度上马,高质量运行,高利润回报”的目标建设的,所有生产设备也全部引进了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

 

目前,三和纺织产业园的纺纱产能已经投产20万纱锭,另有10万锭正在建设中,今年年底,三和纺织产业园30万纱锭将全部建成投产。“纺纱车间的设备全部配备实现自动化,其中,粗纱机全部为青岛环球集团的CMT1800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该设备自动化程度好,性能稳定,选购该系统是三和纺织集团纺纱板块加速升级,提高整体纺纱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步。”于涛如此说道。

 

  设备一流提高智能化水平 

 

提起为什么选择环球集团的的粗纱机,于涛表示,在环球集团的CMT1800粗细联系统推向市场之前,国内粗纱机基本上都采用人工落纱的方式,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企业通过引进国外粗细联实现了手动输送系统,真正的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几乎没有引进。所以在2015年产业园项目开始启动后,公司毫不犹豫的选择环球集团。“我们看中环球集团产品的名气,因为名气就是实力的体现。”

 

 

三和纺织公司车间的CMT1800粗细联系统。

“一直以来纺纱企业粗纱机的落纱模式都是重复的弯腰将满纱取下放到运纱车上。多少锭的粗纱机就要重复多少次弯腰的动作,然后再将空管插到设备上,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所以,粗纱挡车工患腰肌劳损的概率非常高。此外,在传统生产模式中,人工落纱后粗纱被放置在小车上,由运纱工推至细纱工序,供细纱机纺纱使用,而粗纱在搬运过程中常常造成纤维损坏,从而影响纺纱质量。”于涛介绍,环球集团的CMT1800粗细联合智能全自动粗纱机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换纱机械手可实现满管粗纱与空纱管的自动交换,空管进入落纱架为下一轮纺纱做准备,满纱通过粗细联系统直接输送到空中立体纱库储存。一个员工可以操作4台以上粗纱机,并且无论操作工个子高矮,取纱、运纱都无需弯腰,解决了粗纱工容易腰肌劳损的问题。”

 

此外,粗细联系统把复杂的纺纱工艺管理变得简单易操作。挡车工“一键操作”即可按设定的工艺要求实现粗纱的自动纺制和自动输送。细纱挡车工只需按下要纱按钮,系统就会根据程序工艺设置,将带有尾纱的纱管自动输送至尾纱清除机进行清理,同时纱库里相应品种的粗纱被送至细纱机。清洁纱管和输送满纱可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挡车工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按下细纱机的链条移动按钮,自由控制输送链条的停止位置,便于换纱。

 

  不断更新建设现代化工厂 

 

于涛认为,现代化的纺织工厂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高效、无人化,CMT1800粗细联系统正好符合三和纺织建设现代化工厂的需要。

 

HTBW-01型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

 

CMT1800粗细联系统可以实现粗纱机、细纱机以及粗细联的所有装备的智能化连接,对各种实时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处理。根据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要求发出指令,保证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该系统配备标准网络接口,可实现远程监控功能,通过网络通信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粗纱的供需情况并进行调配,省去了粗纱到细纱的运纱工,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于涛说。

 

除了环球集团的粗纱机,临清三和纺织集团还配备了环球集团的HTBW-01型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三和的筒纱智能物流包装系统可谓世界之最,实现了编织布包装真正的无人化,跨车间跨楼层输运之规模和技术难度也是世界第一。

 

据介绍,该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全流程无人工直接参与,筒纱输送线实现筒纱跨楼层输送,把筒纱从二楼络筒机输送到一楼包装区,解决了多层厂房筒纱运输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综合节省人工约90%。“在没有使用该系统之前,公司的产品打包线需要30多名工人,现在使用这套系统以后,只需1人。”于涛对记者称赞道:“智能包装物流系统使包装成本大大降低,还可以减少人工接触污染以及人工失误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化、无人化。这样的设备,才是现代纺织工厂的应有的配置。”

 


 

 

 

 

 

 




上一篇:(高端纺织领跑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下一篇:(中国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及趋势预测...)
热门推荐